第一次在旧书摊翻到梁欢的剧本,是在八里庄一个不起眼的小店,桌子底下落着土。纸张边缘有点磨损,封面还可以依稀辨认出她的北大署名。年轻时的她,据说言语利落,跟导演们合影喜欢咧嘴笑。我那时还不懂“才女”是什么意思,只记得卖书的大姐嘱咐说:“她后来不写了,听说嫁了个厉害的人。”
有时候我瞎琢磨,梁欢当年在剧组里,是不是总能摸清谁是主角谁是心头肉。编剧们混在小屋里,人手一杯茶,满脑子在改对白;而梁欢的笔记本上,会不会也留下一两句话:“真好笑,有人一辈子演女二。”
后来碰见一个圈内的老熟人,说起那几年他们看好梁欢,觉得她有灵气,是能靠本事迈进去的门槛。那时候,英达在《我爱我家》风头正劲,两个人在会议室里一谈可以扎堆七八个小时。英达的办公桌上有没有刻过梁欢的名字?没人说清楚,只知道宋丹丹一度跟导演打电话,把录音都摁了出来,为的是能独占一场大戏。
听小区大妈说,英达收拢了人气,却也失了安稳。宋丹丹带着巴图单挑日子,楼下的小朋友都没见过英达的影子。巴图后来能把直播搞得风风火火,某种程度上还是从妈妈身上学了韧劲。比起梁欢那种“洗手做羹汤”,宋丹丹生活里的节奏感像早市的钟表,没得偷懒地点。
英如镝倒像一团雾,邻居也说他露面几次都闪躲,别说做家务,连菜市场的门口都认不出来。家里有谁做主,都是一副旧照片里的谜语。梁欢的哥哥,据说早就不来往了,曾有一次在食堂端着饭见过英达,绕远路走了。
又想起冯小刚一句“你毁了一个好编剧”,真不是在开玩笑。编剧圈子里缺了一个梁欢,家里多了一个全职主妇。这种交换,听着像把彩票奖券撕了做菜谱。
梁欢北大毕业那会儿,头发短短的,常常在台灯下熬夜。剧组合影里,她站在最后一排,有人专门喊她“梁老师”。她写过小品,有些是跟赵宝刚一块改过的,也有人记得她笔下戏里加过自己名字的谐音。
英达喜欢说,“家里总要有个稳后方”,八字一句听起来像是褒奖,实际上藏着一只隐形的绳索。刚结婚的头几年,梁欢还会穿西装出入剧组,每次聚会必带干果,别人都说她“北派利落”。二十多年后,超市里偶遇她,衣服松松垮垮,推着购物车,偶尔会在降价区发愣,和早年判若两人。
曾经和她一起写剧本的朋友,现在都不联系了。据说有一个编剧,微信上加她,每年只收到一句“新年快乐”。圈子变窄了,连老导演的新戏也不再抄送消息。有人感叹,“她原来精气神儿很足,如今都没了光。”
按照谌容老一辈作家的说法,女人靠本事才最安稳。谌容把梦想全都灌在《人到中年》里,笔下的陆文婷其实就是她另一种自己。退休后她还会偷偷写日记,那本日记最后一页只写了三个字:“莫浪费。”
如果用“牺牲”来定义梁欢的选择,未免太简单。她可能一开始只是觉得家里需要她。一年,两年都能忍,二十八年就像被时间刷了一层厚漆。婚姻这种东西,不是简单谁付出更多,关键是不能把自个丢了。
对比徐帆和冯小刚,两个人结了婚也各干各的。徐帆演话剧忙到深夜,冯小刚拍戏半年不归家,日子挺凑合的,可是谁也没让自己在家庭里变成隐形人。他们还养了个女儿徐朵,后来这个姑娘跟母亲参加活动时,自信直接,站在台上维护家里每一个人。
当时八里庄超市门口聊起梁欢,楼上的大爷问我:“你看她现在过得怎么样?”我只能答一句,“像把牌打烂了。”也许这不是梁欢的本意,或许有人逼她,或许是环境让她一步步缩进生活的壳。谁能想到,她当初笔下的角色成了生活里自己的映射。
宋丹丹带孩子那几年,日子又难又窘,身边人却都记得她不倒下。小品一场接一场,电视剧拍得也多;到最后,巴图成了自己的支柱,如今开直播带货,小日子红红火火。有一回我在某平台刷到她带孙子去玩儿,笑声透过视频都能飘出来。
梁欢则成了另一个极端的例子。事业没了,亲人渐远,连口碑也掉落一地。英达后来还试图认回巴图,网友议论成了热搜,但小时候不管儿子,大了难怪认不回来。梁欢的家庭,全靠她默默支撑,外人说她“抢了宋丹丹老公”,可没人再提她编剧才华。
谌容那代人,笔头上下的挣扎比电视剧还要多。她写过懒得离婚这些故事,骨子里透着一股“宁可靠自己”的劲头。时代不同了,梁欢的选择成了话柄,女人在婚姻里要不要独立,如今依然被翻出来争论。
书摊老板告诉我,梁欢哪怕不结婚,凭手艺照样能养活自己。这让人无端想起那些“牺牲了自我”的经历,像家里旧窗帘,被光晒掉颜色。她没想到放弃事业后,一切都与预期不符,连后路都消失。
英达后期再没出什么爆款,露面变少了。有说法他靠和巴图搭台蹭热度,但结果都不如意。梁欢则困守在家,错失了所有可能的自我救赎。那些年她若是不停笔,怕是早就站稳圈子。
谌容走后,梁欢的故事像老房子的风铃,偶尔被人想起,多半是一声叹息。宋丹丹带孙子出门,快快乐乐,视频里背影都透着自在。两种生活像对照组,谁对谁错怕是没人能一锤定音。
梁欢后来会不会在厨房里偶尔读两页书,翻出那些年轻时的剧本?有时我觉得,她可能连煮汤的间隙都能想起剧组的喧哗,只不过手上的勺已经习惯了搅拌家常。时代变化太快,主妇和才女之间隔了一条看不见的河。
哪天你要是碰见梁欢在超市,推着车在打折区发呆,会不会忍不住开口问一句:“如果当时换条路,你会回头吗?”——这个问句,怕是也只能留给被岁月慢慢磨平了的沉默吧。
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