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谁能想到,昔日那道横亘在能源行业上空的中石油大旗,现在也得像普通打工人一样面对KPI的挑战了呢。
2025年中年报一出来,铺天盖地的数字之后,留给人的最直观感受,就是一个惨兮兮的“压力山大”——利润和收入竟然真的齐刷刷往下走,这可是五年来头一回。
你看,网友圈里大家的反应八成都是:这,还能“稳如老狗”吗?
但哪有那么单纯,事情永远没表面那么直接。
有压力,但居然也有意外的“彩蛋”,比如天然气和新能源这两块,直接成了被全网点赞的明星业务。
光靠传统老本行,的确靠不住了。
讲真,中石油的这份中报,细看的味道有点像在玩那种套娃游戏——头一层,表面上看着有点惨,啥都下滑了;可一点点往里扒拉,发现人家其实在暗暗憋大招。
比如,营业收入1.45万亿元,同比下滑了6.74%,净利润839.93亿元,也比去年同期下了5.42%。
放在任何行业,都是标准的“红灯亮了”。
但人家转头一个操作,依然每股派息0.22元,总共要分出去402.6亿元。
所以,有人说中石油壕气依旧,也有人摇头感叹,这种表现还不断分红,是秀肌肉,还是表忠心?
这么搞,是不是“杀鸡取卵”,或者就是“站着挣钱”的傲慢?
可问题来了,换你在全球油价跌宕起伏,炼化行业一片狼藉的大风口浪尖上,会怎么选——让股东先拿钱走人,还是留着资金赌下一局?
谁也说不准哪个才是科学、哪个才是侥幸心理。
但无论怎么选,背后的逻辑真的挺难琢磨清楚。
再看看具体业务,各条战线乱中有序,各有各的压力锅。
油气板块表面没啥爆炸点,但也算稳中有升。
油气当量产量又破纪录了,9.24亿桶,高了2%。
听起来很猛,但原油这块的增速,只有0.3%,就是那种——没啥拾头大动静,还不如鸡娃家长玩鸡血拼分数那种剧烈。
真正能亮瞎大家狗眼的,反倒是天然气,气势如虹,竟然干了3.8%的增长,可见市场“用气焦虑”开始升温,环保要求下,谁不想多烧点“绿气”装点面子?
那新能源呢,妥妥成了今年的“颜值担当”。
风光板块业务一骑绝尘,发电量直接飙70%。
新指标一大把,装机容量累积也快突破天花板了,CCUS(就是那个新潮的二氧化碳抓捕、利用&封存黑科技)也在推进,居然真的能往大气里少放点二氧化碳,这事不光绿了,还真“高大上”了点。
再说说成本控制,这应该是全体打工人最关心的那个话题。
讲道理,今年油气的单位操作成本降了8.1%,只花10.14美刀/桶,这要是家里过年做饭都能省一圈油盐酱醋钱,是不是?
唉,谁家不被“降本增效”这四个字折腾得夜不能寐。
这点来看,国企老大哥的确能玩出点花样。
说起来,炼化这块,属于“没法自嗨”的主角。
整个行业本就低迷,库存跌得人骨头都发凉。
利润仅有110.6亿,比去年少了26亿。
本来大家都对其寄予厚望,不想这轮油价绑架周期太狠,估计只能哼着小调自我安慰了。
不过,新材料的表现非常能打,连续三年暴涨50%以上,这才是真正的“潜力股”,谁懂那种“风口上的猪也能飞起来”的心态?
商品量也跟着蹭蹭蹭地往上涨,4.9%,只能说,中石油会玩吗?
你不玩点新花样,是不是早就被资本市场嫌弃了。
再聊聊销售端。
成品油销量微涨0.3%,这成绩单普普通通,可市场份额竟还上升了1.5个百分点,这叫啥?
核心竞争力在细水长流里慢慢酝酿。
再一看“非油业务”,每年都能见证利润增长,涨了5.5%。
不单身搞油了,LNG终端和充换电“新玩法”走起来,LNG销量暴增58.9%,充电业务量两个多翻,213%的涨幅简直刷高能榜单。
看得出,连“加油站”都开始“不务正业”搞点新能源副业,抱团取暖,放在朋友圈绝对算得上是“跨界小达人”。
换句话说,传统的、非传统的,油气中石油都不想放过。
但话又说回来,要比最能扛的,还是得看天然气销售部。
增长就一个字,利润蹭蹭地往上,达到了186.3亿元,同比高出10.8%。
年头至今国内卖了1197亿立方米天然气,市场份额多了2.1个百分点,直接杀成独角兽队伍的领头羊。
不夸张地说,把新能源、可持续发展都托在肩膀上,谁不想多分口饭吃?
但越看数字,越觉得这其中藏着一个最核心的悬念:中石油到底在下怎样一盘棋?
“油气”老本行说实话,这几年虽然还能稳守江山,但靠躺赢和平推,日子肯定早晚见顶。
眼下可不是靠原油一棵大树,等风来就有饭吃的时代了。
所以你看人家战略已经布局到了“油气热电氢”多能互补。
三条增长曲线讲得头头是道,什么传统守业,新兴产业,还有未来科技,巴不得哪家都押点筹码,手上多几张王牌。
各路风口都占一脚,中石油等于是在赌一个“大而不能倒”的未来。
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,就像家里小孩儿高考填志愿,爸妈不止一个志愿服从调剂,反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——意思很明显,油气稳住,新能源、新材料做增量,前沿黑科技准备抢占制高点。
万一哪个红利窗口突然开启,还有机会冲一波。
要说这套思路,纵观国内国际,人家还真不是独一份。
在国际油价这条大江大河捞鱼,说稳妥也罢,说冒险也可以,但所有行业巨头都要硬着头皮跳进新能源这片深水区,躲不过,不敢慢半拍,谁慢了就得被拍在沙滩上。
如今全球“碳中和”压力越来越大,中国又是老大哥,企业的压力和动力全写在脸上,必须拼转型。
中石油显然不是坐等天上掉馅饼那一挂,明明在传统主业承压时,也悄悄在新能源这条路上“卷生卷死”,生怕一不小心跟不上趟。
你说可怕不可怕?
转型这事,听着轻巧,其实一点不省心。
西方主流能源企业的经验可见得:不进则退。
一方面,原油还赚着大钱,大家碍于现实舍不得撒手。
另方面,又怕不赶紧转型,就被“后浪”拍死在沙滩上。
中石油当然也面临同样的两难处境。
派息是安抚投资者,转型则是“押未来”,这两者间怎么平衡,外界只能“围观吃瓜”。
说到底,这轮下滑,不过是阶段性。
长远看,那颗“进化”的种子早已埋下。
天然气和新能源,不出意外,很可能成为托举中石油接下来十年的底裤。
说“亮点”,不是噱头,是实打实在跑步向前。
当然,这场转型马拉松,路远未卜,谁也不能打包票“重生”一定成功。
但谁又不想,看一看,大象学会跳芭蕾到底能不能美出新高度呢?
市场不会留给没准备的人太多机会,那些还沉浸在旧格局里的玩家,恐怕将在下一轮产业变革里被拍回原点。
中石油这波操作,算是率先下场抢占高地,及时止损换成长筹码。
是赌气、还是赌命,还要让时间来检验。
这个点看,甭管利润和营收短期下滑,投资者其实最应该盯紧那些数据背后的趋势。
新能源和新材料业务的爆发,就是产业升级拐点的信号弹。
一纸中报,其实已经扔在了台面上。
拼的不只是算盘,更是谁能先一步改写游戏规则。
咱们普通人呢?
一边看中石油“炫技”,一边默默买着燃气过冬,将来或许还能在路边加油站顺便给电车快充。
生活与能源变迁的故事,谁也说不好结局。
留给我们这些小吃瓜群众,除了感叹“大象转身不是那么灵活”,还得多点好奇,未来一切才刚刚开始。
你会看好中石油的新能源“赌局”吗?
你觉得传统巨头转型还有哪些“隐形炸弹”?
欢迎吭哧吭哧支招留言,一起聊聊你心里的版本!
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倡导文明、健康的社会风气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。
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